。环城生态公园带以上海外环线两侧的环城绿带(环上)为骨架,向内连接10片楔形绿地,向外连接17条生态间隔带,也联动五个环新城的生态森林公园带。,而到2025年,50座公园将如珍珠一般串起环城绿带,超过100公里的慢行空间也将同步建成。
环城生态公园带日新月异的背后,离不开上海建工园林集团旗下园林设计研究总院的长期努力,这家有着77年历史的老牌设计院,承担了《环城生态公园带环上功能提升总体规划》、设计导则与建设标准、火狐电竞全过程技术咨询、专题研究以及先期启动项目方案设计等一系列工作,让上海真正意义上的“绿环”变为现实。
针对环城生态公园带环上功能提升总体规划与建设导则编制工作,上海建工园林集团总工程师,园林设计研究总院委书记、董事长吕志华说:“我们长期服务城市生态和自然保护地的规划设计,打造了多个生态文化精品项目。这次为了上海的大生态圈建设,我们组成了以园林设计研究总院院长卫丽亚为核心的上海建工生态总规划师团队,协调生态、景观、市政、建筑、大数据等多专业团队参与,针对生态休憩公园和生态涵养公园两大类型,引入强化生态、功能复合、植物特色、创新引领四大提升策略,塑造以生态森林为底、活力设施为点、贯通绿道为线的连续环上公园群”。
2021年6月,上海发布《关于加快推进环城生态公园带规划建设的实施意见》,火狐电竞提出到2025年,“一大环+五小环”环城生态公园带体系基本形成,到2035年,以外环绿带为骨架,向内连接10片楔形绿地,向外连接17条生态间隔带,与“五个新城”环新城森林生态公园带密切衔接的宜居宜业宜游大生态圈基本建成。
过程中,园林总院负责了包括《环城生态公园带环上功能提升总体规划》、设计导则与建设标准、全过程技术咨询、专题研究以及先期启动项目的方案设计工作,参与了吴淞江生态间隔带前期研究,参与编制了《外环绿带及沿线地区慢行空间贯通专项规划》,参加了青浦新城绿环国际设计方案征集,会同市规划院完成五个新城绿环专项规划实施方案编制等重大规划设计任务。
这其中,最引人瞩目的是构筑“自然、生态、野趣、静谧”的生态环境空间,形成50座公园“八径十二林”的特色景点,差异化打造生物多样性与植物景观特色。同时,规划依托98公里连续廊道,建设开放式绿道系统,推动全环贯通。
但这并非环城绿带的最终形态。2022年,园林总院又与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浦东新区规划设计研究院一起,承担了《外环绿带及沿线地区慢行空间贯通专项规划》编制工作。规划围绕“中国道路,上海绿环”总体定位,以外环线公里为空间范围,依托周边河道、林荫道、生态廊道将周边开放空间与人口密度集中地区串联起来,构建 “一环、八片、多节点”慢行空间网络结构。
既要做好生态建设,也要挖掘文脉渊源。园林总院还结合植物风景、体育运动、特色活动、文化艺术、生态休闲5大主题特色,专门打造环城24段人文画卷。
“十四五”期间,上海将在环城绿带的基础上新增36座生态公园,与顾村公园、滨江森林公园、闵行体育公园等14座已建成开放的公园共同构成环上生态公园群。总体公园面积由612公顷增加至1732公顷,建设绿道驿站(环城驿)30至40座,建成100公里以上步行道、自行车道兼备、连续贯通的环城绿带慢行空间。
今年计划率先建成的7座环上生态公园(宝山区丰翔智秀公园,普陀区春光公园、李家浜公园,嘉定区绥德公园,闵行区梅陇生态公园,浦东新区沔青公园、金海湿地公园)目前已陆续收尾,另有10座公园也于近期先后开工。
春光公园是上海市环城生态公园带普陀段第一批开工建设的公园之一,总面积21.5公顷。依托五水交汇的特色场地肌理和以桃闻名的历史记忆,构建“一湖、一道、一环”的空间新格局。
丰翔智秀公园位于宝山区高新园区,东至新槎浦、南至西走马塘、西至工业路、北至锦秋路,总用地面积32.12公顷,是一座集科创展示、郊野体验、生态休闲等功能于一体的生态涵养型环上公园。
位于嘉定区江桥镇的绥德公园作为全市7个先行启动的“环上公园”之一,总面积约25.4公顷。绥德公园在保护利用原外环林带生态本底和丰富水系资源的基础上,通过微更新演绎“环上杉水秀”。
汤巷公园位于外环林带浦东南段,总面积71.12万平米,公园辐射人口达8万,覆盖全龄。与浦东外环公园带其他公园形成连通、联动,满足居民日常游憩、体育锻炼等需求,提升生活幸福感。
在环城生态公园带建设实践的基础上,园林总院更是紧密把握上海市全面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的客观要求,开展数据治理系统平台的整体框架与顶层设计探索研究,重点基于环城生态公园带规划、建设、管理的全流程业务,目标是实现环城生态公园带数据治理平台的多源数据归集、时空大数据并行计算、模型动态构建调度和敏捷应对业务变化等四大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