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房地产市场下行给行业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在这样的市场背景、行业基调下,房产正在
随着购房者对房子的居住要求在不断提升,地产行业也进入了“产品力”比拼的时代。众多房企开始对未来模式有了更深层次思考,如何提升“产品力”,让产品更受客户青睐成为大多数房企的一项必备功课。
值得庆幸的是,在成都一直隐藏着一家用百余年的时间与精力,以匠人般的精工打造,以精品进阶城市中高端生活,带动高端产品线创新与提升,长期获得高净值人群认可的企业——香港置地。
作为世界500强怡和集团的核心成员,凭借创始团队广阔超前的全球眼光,以及富有效能的创造力,打造出朝气蓬勃的香港中环核心区。
1997年香港置地进入内地,但并没有遍地开花,二十多年的时间,仅在北京、重庆、成都、上海、南京、杭州、武汉等7个城市,布局打造商业及高端住宅项目50余个。深耕城市,长期发展的理念在香港置地的布局图中一目了然。
|香港置地全国布局图而值得一提的是,自2004年起,香港置地耕耘重庆已有18年,打造的商业及高端住宅项目共有10余座,所以其对川渝人民的人居观念也有着更加深刻的理解。
香港置地与成都结缘于2010年,香港置地携手合景泰富以总价37.8亿拿下环球汇地块,项目总占地285亩,其总建筑面积近30万平方米,包含有10万平方米的购物中心、两座共16.5万平方米的甲级办公楼和一座2.5万平方米的五星级酒店等。
2021年,在成都第三批次“双集中”土拍场上,香港置地接连出手拿下城西2宗双限地,而后又通过与龙湖的合作打造西三环国宾板块地块。接踵而至的布局,使其成为成都楼市中一匹独特的黑马。
今年7月,香港置地在成都市场,就有瑰雲里、天湖翠林和西元等三大项目相继亮相开盘,并获得不错的销售业绩。当然,这便离不开品牌与各项目产品的强横实力。
“西控”并非理解为字面意思的“控制发展”,出于对成都水源、空气等生态资源的保护,控制城市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方为正解。
追根溯源,“西控”的本质源于城西弥足珍贵的自然资源,成都也正是源于对这片土地的高度热爱,所以才更加自律地控制发展,让这里的每寸土地都能创造传奇,不落于平庸。
不得不说,“西控”政策与香港置地的品牌理念以及产品思维高度契合。纵观香港置地的发展模式和历史,其一直在崇尚长期主义的定律;而其对于产品的打造也都是不甘平凡的,这才是香港置地打开城西房地产市场的一把钥匙。从环球汇、天湖湾到如今的天湖翠林、瑰雲里、西元等多个项目,无一不是区域内的标杆项目之一。
2021是成都推行双限地的纪元之年,房企在面临“地价上溢,房价受限”的尴尬局面时,都无法交付一份令市场买单的产品。在这一特殊的时代背景之下,未来成都的高端需求将在何处落位?高端住宅市场应该如何角逐?关于这些问题,香港置地给出了不同答案。
双限地置于房企最棘手的问题之一,就是拿地即可见的利润空间,然而拿地过程中的竞拍溢价,更是将空间压缩的所剩无几。同时,为避免同质化竞争,需要在产品均好性及差异化做突破。只要产品更符合购房人的痛点和生活场景需求,自然会有更多的竞争力。
天湖翠林、西元两个项目,地块容积率仅1.8,瑰雲里项目容积率为2.0,三宗均为低密地块,这也为建设三个高品质项目的诞生奠定了基础。事实也是如此,三个项目的产品均被规划为小高层+洋房的设计,在践行高品质建筑标准的前提下,以低密匠心建筑,为高阶人物打造出更纯粹、更舒适的人居作品。
所以不难看出,在众多房企面对双限地大肆提高货值,或者束手无策与裹足不前的时候,香港置地对于双限地的打造,依旧能保持极致的追求。而在项目产品规划上,更是为城市精英阶层提供了高品质公园纯洋楼生活体验。
不同于本土房企,香港置地开发项目涉及全球多个国家,在香港、新加坡、上海,香港置地参与打造了全球三大中心——香港中环、新加坡滨海湾、上海西岸城(规划建设中),实力超群,然而其所具备的国际化视野,才是独具一格的存在。
而作为香港置地正式亮相成都的见面礼,天湖翠林与西元项目,不仅在城市级的配套、优越的自然资源方面下足功夫,项目本身的整体规划、建筑设计、园林景观等都流露出不同于成都楼市中的独特思考。
两个项目,在整个建筑外观上运用大量的圆弧和曲面设计,形成流畅而具有张力的曲线序列,让弧形更灵动,让整个建筑舒展大气、更具生机活力。
外立面采用蓝灰色Low-E玻璃窗,辅以暖色金属铝板线条描边增添外立面层次,同时给人温情的生活感,暖色金属构件框架精工细作,不同光泽度的细腻对比,使得整个建筑变得轻盈并极具韵律感。
正所谓,真正的美学设计从不被时代所驱动,而是引领一个时代的美学标准,两个项目对园林设计与打造,绝对是各自项目的一大卖点。
天湖翠林项目园林设计,采用的是类似“美国Longwood Gardens——长木花园”的全花境方式呈现,约4万方的园林花海,再配上一条260米景观中轴动线,沉浸式的游园体验,足够让很多人流连忘返。
然而,园林设计最大的特点,还得是采用“1万方的水体中庭”代替传统的绿化。这对于酷爱伴水而居的成都人,无疑心生向往。将水体与植被错综排列,中间穿插着曲径通幽的人行小道。这一操作除了本身不计成本的打造,更展现出香港置地一种对具有成都特色新生活的深度与品质的探索。
而西元项目的园林打造则采用错落设计的“空中游园体验感”,园林会所、地面艺术景观与空中廊桥,形成全视角立体沉浸的“垂直园林”;在云纹曲线的游园动线之中,带来亦开放亦私密、宜动宜静的全景美学生活。
两个项目均采用酒店式入户大堂的设计,改变了传统入户门厅、电梯间或阴暗潮湿、空洞冰冷的布局,从细节上为小区业主营造极大的舒适尺度。项目在墙面、地面及门的选材上精挑细选,并通过对公共空间的创新设计,以工匠手法精雕细筑入户仪仗。
这两个项目,在结合“蜀韵、蜀风”的本土特色,经过与香港置地自身独有的国际化视野融合后的呈现,似乎诠释出一种更加高贵的“西贵”面貌。
跨越三个世纪的历史沉淀,香港置地在房地产行业可谓是身经百战,其所打造的项目也大都是各个城市标杆性项目之一。
在漫漫发展的长河中,外界质疑最多的声音便是“发展保守”。然而对于香港置地而言,保守仅仅是他们面对机遇与风险时的一种态度,并不代表失去机会,如果在机会来临时也能降低风险,那么便会得到一个双赢的局面。
正因为如此,在过去内地发展的20余年里,香港置地项目选址大都为核心地段,合作对象也大都是国内知名央企和当地领军企业,“非核心不”、“非鳌头不合作”依然成为香港置地严格遵循的开发原则,这也是其得以稳健前行百年的秘籍。
根据香港置地2022年半年报显示,截至去年6月30日,香港置地净负债率为18%,公司承诺的流动性为26亿美元。而在盈利方面,香港置地净利润由2021年上半年的亏损8.65亿美元,转正至2022年上半年盈利2.92亿美元,基本净利同比增8%至4.25亿美元。
其极低的负债率,以及不太理想的大环境下“转亏为盈”的运营能力,为当下置业者们所担心的交付问题,无疑是打了一针强心剂。
一家成功的百年房企,口碑自然不是以量取胜,注“质”保“量”,打造长期价值,香港置地的生存之道是“慢工出细活”。
所谓“匠人精神”,其实是一种状态,一种“庖丁解牛”式的心流体验。做房地产也是类似的道理,如果不能够几十年如一日、诱惑,便很难将自身产品做精、做专。
不得不说,香港置地在“坚持长期主义,做难而正确的事情”上,确实有着内地房企无法企及的高度,通过在物业产品以及资产管理上的“苦心经营”,香港置地不断的锤炼自身产品品质以及物业运营能力,从而获得了内地客户以及市场的充分信任。
未来,香港置地将持续深耕城市核心,参与城市优质生活的持续营造中,为客户创造独特的长期价值。
*氢地产所发布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公众号立场,不作为建议。如认为图文侵权,请15天之内发邮件至,经核实后,将作恰当处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男子花200元解决生理需求,不料来的竟是自己老婆,不堪细节曝光,三观尽毁!
热搜第一!专家称80%大学生想生两个娃!广州新增10天育儿假,深圳生娃就发钱…
原腾讯视频制片人张萌获刑三年 曾任《你是我的荣耀》《摩天大楼》等剧制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