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分类
火狐电竞2019年南林风景园林考研——快题设计经验总结

  火狐电竞火狐电竞前面多说一句:从你决定考研的那一刻起,请一定坚持到最后一天,坚持是最重要的法宝。

  这个总结不仅仅是考研快题的经验,也是我从对专业的茫然到逐渐清晰的历程简述。希望能对想考风园研究生的你有所帮助。

  读过《中国古典园林史》的学生都知道,中国古典园林历经五个阶段——生成期、转折期、全盛期、成熟期、成熟后期。

  而我们学习风景园林也一样,绕不开这漫漫成长之路,对于即将考研的学生,如何快速且平稳度过各时期,最终完成一套成熟的快题设计,是一个极重要的问题。

  首先,我们来谈谈生成期。如今市面上的寒暑假快题班力求在十几天内速成,企图让我们从小白变成高手,或许这是一个救急之法,但在进入暑期快题集训班之前,我们最起码得先完成从无到有的萌芽阶段。故而,现在也有很多辅导机构设立春季班/抄绘群/设计初步班。那么,在这个阶段我们到底要掌握多少内容呢?

  第一,掌握景观元素的特点、类型、功能与运用方法等(地形、水体、植物、建筑物、道路等),可以读《风景园林设计要素》,这是一本入门必书目。

  然而,只是读与看是不够的,要结合案例去分析去总结(指落地/优秀的项目方案而非学生快题作品)。在这个过程中要手脑一体,既要抄绘,也要思考,勤学好问。可以关注一些公众号或者景观类优秀答主,一方面学习他们推荐的经典案例,另一方面要去摸索大佬的设计思维,掌握他们分享的干货。

  第二,在掌握景观元素的基础上,结合三级泡泡图去理解方案的诞生,这也就是进入到了研究空间与构图的阶段。

  面对一个方案,你需要分析出它的功能分区,主次节点,交通路线,整体构图等。而在一个节点中,又需要分析出它的景观风貌,空间构成,元素运用等。这其实便是泡泡图的反推。

  第三,通过优秀案例,你还可以进行设计能力的进阶,这部分需要深入研究空间关系,空间序列的构成,空间过渡,空间重组等。个人觉得这块真的需要下功夫,而且要反复思考与运用,持久伴随。

  第四,在生成期中,除了开始学习何为设计,也要注重手绘的练习。首先,案例抄绘本就是一个提升手绘能力的途径,也会让你熟悉各个设计图纸的构成,而且,只有用手画过,才能更加 深刻的理解案例的优秀之处,亦是加深记忆。

  其次,通过效果图,剖立面图的训练,使之成为我们的一个习惯,每天都画一画,就和背单词一样,不到考试不停止。

  在景观设计基础打得差不多后,就进入了一个节点的积累与案例的系统学习的过程,同时也开始进行简单的方案设计。我将其称为转折期,因为此时设计思维渐成,更重要的是,你开始真正的挥笔成图,将一张白纸变成思维跳动的舞台,想想还挺带劲,但其实刚开始可能都不会太顺利,总会想,明明看了那么多节点,却怎么都用不出来。

  第一,开始有意识的分类型去积累节点,不要觉得积累节点是一种抄袭,首先此时我们能力不足,只有优秀的案例才能磨练我们的眼睛和头脑,如果一开始就放飞自我开始创作,极可能会误入歧途。

  该类型的优秀案例,可按标签/主题搜索,例如:滨水景观,商业景观,湿地景观,校园绿地,山地公园等等。

  出入口空间,休憩空间,活动空间等等。切记不要死板,掌握空间实质,使之在不同环境中依然具有游览和使用的可行性,灵活组合运用。

  在上面,旁边注上可运用的方案类型或者其特点亮点。同时还需将优秀节点成套整理,平面图,效果图,剖立面图,扩初图都要适当配备。

  。每读一遍时,带着目的去研究。例如第一次阅读,主要研究方案的山水结构如何,水系如何分隔又统一;第二次阅读时着重研究其空间如何处理,构图形式如何统一,运用了什么特色元素等。

  第二,节点需要及时运用。我有很长一段时间因为没有意识到这点,在快题设计上停滞许久甚至退步——节点画完就忘,自己设计时什么都想不到,那么节点积累的价值如何体现呢?

  首先要提醒的是,我们许多人可能都偏爱收集新东西,且重数量而不重质量,一直画新的任务书,积累新的节点。

  个人觉得这就是仅仅进行了“输入”,而“输出”力度远远不够。所以,同一份任务书我们练习多次,不仅是在修正上一次的错误,也是将积累的节点运用进快题的快速途径。毕竟你在第一次完成任务书后,需要设置的功能分区已胸有成竹,此时便只需要提升节点质量与构图形式。

  当一个节点运用多次后,我们可知优劣,甚至也已因地制宜的改造出更多全新的节点。这样我们才能在以后的设计中,及时想起该节点,并落笔在图纸上,提高作图效率与方案质量。

  第三,不要单纯用节点填充图纸。这就是一个设计思路的问题了,虽然强调积累节点,但这并非是设计的实质。从拿到一个任务书开始,你要想的第一个问题绝不是有哪些节点我能套用,而是这片基地需要什么的功能,满足周边居民何种需要。

  我认为景观设计并不是一个全新创作,而更像一个“提升改造”,即讲究因地制宜,应立足于场地现有状况,去解决现有问题,赋予基地活力,给周边人群和自然环境以有利影响。

  三级泡泡图是一个不错的设计思维,可从《从概念到形式》中简单学习,也可在一些案例文本中探索。

  大致是在任务书分析之后,根据所需景观风貌和游览使用特点,进行功能分区的构造,节点空间的营建,交通体系的梳理;进而确定构图形式,直到最后进行元素细化,以如此一个逻辑贯穿整个设计,既合理又有条不紊。

  大约经过一学期的训练,你便可以进入全盛期,对于应届生来说,差不多暑假已到来,收拾收拾可以去线下快题集训了。

  这个时候你已画了一些快题,也有相对丰厚的节点积累,和一些自己的设计思路。这个时期要做的就是,对各类型快题逐一击破,并总结一定“套路”。

  其实许多快题班就是传授这个套路,用十几天的时间给你讲解各个类型的快题,学生当日听当日画图改图。这样的好处是,你的确了解到各种快题,并实践了一番,但有几点需注意:

  1. 如果你没有前期积累,早上听课拍几张PPT的节点,下午运用起来会十分死板难受,你还不一定能运用上。所以不要觉得报了快题班就万事大吉,一定要在上课前

  ,因为仅仅专注于所考院校过往的类型是不够的,你不知道今年学校会不会学习其它学校的往年试题,会不会根据时代热点出题。(尤其南林很出其不意,纵然我们全面练过各种类型,但谁料想18年了露营地,19考烈士纪念园,所以练习新类型不仅是为了押题型,更是在练习应变能力。)

  ,有的快题班会为每个学生改图半小时,也有仅仅给每个学生笼统略讲几分钟的班。我认为快题班你所学习的,除了早上的PPT,更重要的是学姐学长一对一的传授经验和问题解答,以及具有针对性的方案修改意见。

  除此之外,这个因限时而注意力高度集中,因其他同学的表现变形而略感压力的作图环境,十分宝贵。需要好好珍惜。

  第一,掌握各类型快题的要求。包括该类型快题的景观风貌,绿地率要求,功能需求,常用节点,以及特有元素的运用等等。

  第二,掌握不同面积的快题。从几百平米到数公顷,个人觉得在全盛期都要练过手,一方面是学校出题不一定遵循规律,例如南林以前常考小场地,如今谁都不敢这样说了。

  另一方面,数千平米的场地,重视构图形式和画图细节;一公顷左右的基址,更重视功能分区;数公顷之大便是景观结构,交通流线,景观风貌的营造等。

  第三,继续积累节点,因为在全方位接触各种快题后,难免发现会自己从前的疏漏之处,在逻辑和思维上也会有进一步提升,此时复盘整理便很重要。

  第四,这个时候不要太纠结于时间限制,因为还有大把提速空间,故而便应重视方案本身。

  并且解决掉画图规范问题,例如图名、指北针、比例尺、标高、标注等规范。最终成图应呈现出一个完整的快题设计,每个图都用心画过,且不任何低级错误。

  经过暑期集训后,迎来了九月,考研备考最关键的时期。此时你的风景园林基础也要进入疯狂学习与背诵的阶段。给快题的时间自然减少了,但还是不能放下,哪怕到考前一周,也要按时练习快题。

  第一,保持一定练习频率,例如我九月十月每周周末画一套快题。同时周内规划出三到五天,每天花一小时积累整理节点,并解决上周快题的问题,例如完善效果图,提高剖面图质量等。

  十一月时我每周画两套快题,以提速和加强画图逻辑为主,在此之外不再花时间在快题上。

  在暑期之后,我能达到的水平是五小时左右画完一套快题(南林快题三小时),这是远远不够的。所以从十月开始,我便决定通过一段时间的刻意练习以达到三小时的标准。

  练习过程如下:首先,画一套快题并计时,记录自己每个图所用时长,大致需要统计时间的项目如下:1.任务书分析。2.平面线.剖面立面线.鸟瞰图/效果图线.平面墨线.其余各图墨线(仅轮廓)+分析图绘制。7.图名及各种标注。8.填充细节(铺装、草坪点、材质、观赏树图例)。9.上色。10.设计说明及检查。

  其次,给自己列小目标。例如第一次画图用时五小时,那么下一次就限时四个半小时,这半小时从哪来呢?——分析一番发现平面草图绘制时间太长,目标便是缩短该段时间。

  如此反复练习,慢慢控制进入三个半小时以内,尽量逼近三小时。有时候一个目标两周完不成也不要过于焦虑,好好分析自己的问题,全力进击。尤其注意在后期要学会紧张起来,因为很多时候是自己的“放松心态”心态作祟——“这不是考试只是练习,我还有时间。”

  在成熟期,还要注意养成自己的画图逻辑。何为画图逻辑,此时不仅是平面图的三级泡泡,而是你看到一个任务书,脑中就知道完成这个快题的所有流程。

  例如:第一步,读任务书主题:两公顷(--面积)滨水(--特点)公园(--类型),那么我要考虑的应有——绿地率,景观风貌,功能需求。

  第二步,找出任务书隐藏考点(凹凸地形/陡坎/保留树/海绵城市技术...),并考虑景观手段处理方式有哪些?

  第三步,根据现有平面,分析基地内外部特点与需求。(外部:周围环境与人群,交通情况等;内部:地形,水体及上述考点等)。

  进而得出功能分区泡泡图及主要节点分布(主入口,主要建筑,主要活动空间,休憩空间等),同时得出交通流线。

  后面的绘制过程因人而异,你可以画完平面线稿上平面墨线,也可全部草图画完再上墨线。但要以画图效率为主,合理调整自己的时间安排。

  1.闭眼想象拿到试题后我要做什么——①读任务书、②看现状平面图、③勾划出考点、④确定主入口......

  以上便是我快题备考中的经验和心路历程,希望对选择考研的你有所帮助。最后以一张图,梳理一下我从2017年12月——2018年12月的快题之路。同时列出我在这些阶段看过的书籍,报过的相关课程以作参考。

  可以看出,景观虫的网课伴随了我学习的整个过程,几乎绝大部分设计思维和积累都来自于它。现在已上岸的我,依旧报名参加了最新的虫绘百天打卡课程。学习,是没有止境的。

  而线下快题或线上评图,是一个疯狂输出的过程,是希望用真实的压力来刺激快题快速升华,以符合考试要求的过程。

Copyright © 2012-2023 火狐电竞·(中国)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

粤ICP备1205267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