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东省教育厅公布的第一批及第二批广东省中小学劳动教育特色学校名单中,深圳共有11所学校入选!
如何以劳育人,让劳动教育发挥实效?这些上榜学校有哪些亮点?今天起跟随小编一起走进这些学校,体验“有声有色”的劳动必修课!
翻地、播种、体验“无土栽培”技术……在龙华教科院附小的校园里,既有传统农业的种植,也有现代农业的智能化管理,同学们在感受劳动创造美的同时了解科学技术的强大力量。
从活动化走向课程化、从碎片化走向系统化、从主题性走向生活性、从单一性走向综合性,经过多年实践与探索,龙华教科院附小在“让每一个孩子成为最好的自己”办学理念的引领下,以“三生教育”(学生活知识、练生存技能、悟生命意义)为劳动教育工作理念,
以“三自三服”(生活能自理、生产能自立、生涯能自主;能服务自己、能服务家庭、能服务社会)为劳动教育工作目标,打造了“人人皆劳动、处处能劳动、时时可劳动”劳动育人氛围,正式开启劳动教育2.0时代。
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化身“景观设计师”,用陶粒铺底,分层叠加种植土、木屑、树皮、厨余垃圾等干湿材料,把蚯蚓塔耸立于厚土中。一节课程结束后,蚯蚓、蝴蝶、栀子花、蒲公英等动植物分别在教学楼的10处小阳台上“安家”。这是龙华教科院附小四年级“校园园艺劳动”主题课程的项目式学习场景之一。
搭建鱼儿生态缸,悬挂风铃捕捉流水声和风声;营造毛绒植物,芳香花卉的种植环境唤醒触觉、嗅觉……学校依托该主题课程,利用班会课和课后延时服务的6节大课时,开展了“五感微共建花园”跨学科统整劳动教育项目式学习活动,引领学生打造“五感花园”,让学生设计、营造并维护校园景观,搭建他们理想中的花园,增强学生的校园归属感,帮助学生构建“我与自然”的联系。
学校不仅是孩子们成长火狐电竞的乐园,更是他们施展才能的天地。从理论到实践,“五感花园”的打造均由小“景观设计师”们一手包办。
“孩子们在绘制景观设计图时进行了天马行空的想象,但真正动手搭建时才会发现问题。” 深圳市龙华区政协委员、景观设计师黄彬凌 表示,校园景观设计是学生在劳动中想办法解决真实问题的过程,有利于学生把课堂知识、感知体验与真实世界联系起来,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
在龙华教科院附小,孩子们不仅是“小小景观设计师”,还是校园里的小主人,小园丁!该校以校园植物为依托,引导孩子们认识校园常见植物的形态特点、主要价值、植物文化,用劳动引导学生了解、认知、欣赏和关爱大自然,同时也让“校园是我家,美丽靠大家”的理念深深印在学生的心中。
作为省级劳动教育特色学校,龙华教科院附小持续开展系列化、体验式活动课程,利用校园空间,带领学生依据时令种植瓜果蔬菜、花木、中草药等,品类高达百余种,还通过多学科统整,逐步探索“劳动教育+学科教学”的新路径。
目前,学校创新编写的园林园艺、厨艺、雕塑火狐电竞陶艺、中草药种植等9本校本教材已进入专家论证阶段,已于今年秋季学期投入使用。
此外,龙华教科院附小注重传统文化与劳动教育,充分挖掘二十四节气中的劳动教育元素,将劳动教育有机融入其中,通过多元方式,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
该校自2012年起便开展水稻种植课程,学生们在身体力行中,亲身经历水稻的一生,跟着二十四节气的步伐,共同见证每一粒稻谷的成长,体验“春耕、夏长、秋收、冬藏”,感受丰收的喜悦。
同时,该校也在多个传统节日组织多样化的活动,让劳动教育渗透到日常的学习生活中,浸润阳光少年。
龙华教科院附小“沁润”劳动教育课程体系以“新”为体、以“润”为道、以“真”魂,充分把握劳动教育的实践性,打造多样工坊,传承工匠精神,打破,铸牢劳火狐电竞动教育的“实践之魂”,发挥劳动的独特育人价值;
让学生走出“书本”、走下“黑板”、走进山水田林,实现劳动教育的常态化,引导学生通过劳动认识社会,通过劳动增强社会责任感,通过劳动提升人的生命价值,让中华民族勤俭、奋斗、创造、奉献的劳动精神在一代又一代青少年身上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