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分类
为什么火狐电竞那么多人都在劝退园林专业?

  火狐电竞火狐电竞但是大家对于火的感知并不一致,住的楼层也有高有低。可能是就是恰好某个时间段,其中的若干个房间里,住的全是女生,她们发现了火情,并且一起跑了下来。

  问题出在女生身上吗?当然不是。问题是楼着火了。不仅是女生,男人、老人、小孩、本地人、外地人都在跑,只不是路人的观察范围有限,在那个时段他只看见了女生而已。

  这就是另一方面的事实——如果你有全局视角,就会发现,①园林专业确实存在相当普遍的劝退现象,②相当多的专业都存在普遍的劝退现象。

  我们知道一切的现象都必然有原因,劝退也是如此。既然要分析原因,那么不妨先回到园林专业。你要问10个劝退园林专业的人为什么劝退,9个会告诉你,性价比太低。

  父母为子女无悔付出的时候不会考虑性价比,一个男生陷入热恋展开强烈攻势追求女孩的时候通常也不会,一群粉丝为爱豆疯狂打榜的时候不会,一个信徒向真神虔诚跪拜的时候也不会。

  我们一般只会在购买商品的时候才会关心性价比——实体店的菜贵了,不如网上卖的便宜。老机型不香了,还是新出的旗舰款更值得剁手。

  但我想说的是,价值取向的单一化,正在让我们心目中的“理想职业”逐渐失去多样的可能性,也让更多的职业选择被逼退到劝退的边缘。

  爱情给人的美好体验,在一定程度上正是取决于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标准”:有人看中性格,有人注重三观,自然也有人更在意外貌和体型,甚至有人会看中单眼皮或是双眼皮。

  想象一下,如果从某一天开始,全国择偶的统一标准全部变成经济条件,于是我们也开始可以讨论婚姻的性价比——我月薪5000,居然能找到月薪10000的对象,这“性价比”简直太高了。

  事实上,找工作正在变得越来越“困难”。这种困难不仅仅来比外部,更多的是来自我们的内心。

  我们似乎可以从事很多很多工作,对口的或是不对口的,给人打工或是自主创业,有固定上班地点的或是更加自由自在的线上办公,但是这么多的工作,能够被衡量的,好像始终只有一把尺子——那就是“性价比”。

  一位我十分敬重的长者,曾经说过一段让我印象深刻的话,大意是“现在的年轻人,之所以觉得迷茫,是因为他们的选择太多。我们那时候没什么选择,毕业以后的工作都是分配,那时候大家信仰的螺丝钉精神,因为国家需要,你就要像一根螺丝钉一样,深深地扎根在那里。”

  那时候的人们不迷茫,也不劝退(也没有权力劝退),他们有着更低的职业选择范围和更加多元的价值取向,人们有着很多理由从自己的职业中获得满足感。

  而现在的时代,我们对于金钱的欲望,以及对于这种欲望不加掩饰的表达欲,似乎已经超越了以往的任何时候。当然这并非是带有贬义的,至少我自己也正是如此。

  这并非错误,尽管有时我也会因此觉得无趣。我不关心诗和远方,我只关心今天的晚饭和明天孩子的奶粉。我也无所谓天空中有没有月亮,我只想找到那个遍地都是六便士的地方。

  个人觉得,景观设计是工业文明的弃儿,很大程度上,不属于这个时代。。。倒是颇有古代手工业的气质(而最为人诟病的“性价比过低问题“正是由于这种强烈的“手工业性质”)。。。如果不发生重大变革的话。。。很难很难。。。

  (为自己DIY手工艺品会很快乐,但以做手工艺品为生挣钱,就不一定有多少人愿意真正地买单啰。。。这便会趋向于一种荒谬痛苦的境地)

  此外,由我个人经验得来的一个残酷真相是:专业外的绝大多数人,对园林绿化是有需求的,但其实并不在意景观设计的具体风格细节等等,这些景观设计师反而最在意也最引以为傲的东西。。。对于这些,普罗大众往往熟视无睹。。。反倒是对施工质量的差异更敏锐。。。说白了,绝大多数人并不需要“景观的个性”。。。而更容易注意到“景观呈现的认真度”。。。不管是现代、后现代、日式、英式、中式、新中式、古典。。。每种风格只要做到位,大多数人其实不是那么执着于“一定要哪种风格不可。。。”或者这种风格是否烂大街或者存在抄袭现象等等,只要施工到位养护精细大多都会觉得舒服。。。是完全可以接受的。。。(这是和室内设计存在较大差异的地方)

  因此,批量化可复制的景观设计实际上才是最接近工业时代的方式。。。。而这又会导致“创意的泯灭”、“景观设计师的“异化”与价值虚空”、以及更强的工具人属性。。。这又恰恰是很多景观设计师最不愿意看到的(也是另一种劝退的原因。。。。)。。。这便陷入一种两难境地。。。有些荒谬了。。。

  此外,需要申明的是,本人并不否定风景园林学科和行业的核心价值,我认为其本身是十分重要美好的,对人类社会、尤其是个人幸福是有贡献且正在发挥越来越大的贡献,也尊重乃至钦佩真正投身这个事业放弃很多其他的从业者。。。重点讨论对象也是在风景园林设计层面(而非工程等等其他方面)。。。问题讨论的焦点也主要在于从业者本身的状态(当然很大程度也是由这个行业本身的特性引起的)。。。并不欢迎全方位否定这个学科和行业的观点,我认为是偏激的。。。

  对于劝退,也是因人而异的,当然,对一般人,还是有参考价值的。不过很多东西无非是小马过河,还是取决于自己。

  赞同楼上朋友的观点——产业规模太小了。市场小导致容量小,又扩招了这么多人,活少人多,不内卷才怪。之所以收费上不去,拖欠设计费,大家光干活还不挣钱,根源都在市场需求端不足、供给端抢活。

  加上疫情、基建萎缩,导致的是市场容量更小,竞争更加激烈,和基建搭边的行业都在萎缩。皮都吃不饱,有你毛什么事!何况还有毕业近20年的这么多毛,飘在行业里等着恰饭。

  劝退劝的是退出这个内卷过剩、抢着恰饭的行业,专业还是好的,专业是很美好的。大家一技之长用来研发和创造新兴行业,说不定能发挥更大的价值,不枉费学校和设计院培养多年。比如做做婚庆花艺啊、小孩科普认树啊、带大爷大妈种仙人掌呀、去故宫当个导游呀、给商场做个绿植墙呀,还有做手饰、做包、做头花呀。当然这些也没必要读大学,中专也挺好的。

  所以,要赖就赖那么多大学跟风新增专业,疯狂招生,输出了这么多人,社会又供给不了相应的购买力。要转年轻人就往容量大、新兴的领域去吧,这样中老年人还能有口饭吃。

  讨论这个问题必须先回答,园林专业和风景园林专业的区别是什么?然而对这个问题,很多同时拥有这两个专业的高校都避而不答。问学生他们的差别是什么,园林专业的同学一般说没有差别;风景园林同学说差比不大,园林偏向植物,风景园林更多设计。还有一点诡异的,他们的英文名称都是landscape architecture。

  为什么那么多人劝退园林(和风景园林专业)?已经困扰网上多年了。回答这个问题,必须先回答风景园林专业到底是否是国家需求的领域?抱歉,坦率地说,我不知道园林专业的性质和办学目标。个人根绝各个方面的信息判断,应该取消园林专业,合并到风景园林专业。或者园林专业要要能够清晰界定自己的专业边界。目前的状态时两败俱伤。不要再让莘莘学子望文生义,开心而来扫兴而归了!

  “风景园林专业到底是否是国家需求的领域”,这个问题答案毫无疑问是肯定的。如果不是这样,北京大学俞孔坚教授团队、清华、同济、东南等高校当初就不会为了这个专业奔走呼号了。应该相信这些高校老师的判断力。风景园林专业的英文名称是landscape architecture,在国际上它包含两个主要方向,一个是landscape design, 一个是landscape planning。前者专注小尺度的场地设计,欧洲多数高校和景观设计师都专注入此。后者关注大尺度空间规划、生态规划,美国高校如哈佛、宾大等都是兼顾的,法国凡尔赛、德国慕尼黑理工,国内北大等再这方面有专长。景观规划就是今天的空间规划,在英文中,landscape planning等于spatial planning。

  写到这里,大家应该知道风景园林绝不可能是应该被劝退的专业。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劝退学生呢?一定不能够从学校找答案了,要到社会去找,为什么风景园林毕业生在社会上找不到自己的方向?社会向高校反馈了什么信息?大家都应该知道了,那就是“活糙(没有专业认同),加班多(没有自己的独立生活),收入低(生活压抑)”!“活糙”的另一重含义是“行业准入门槛低”,专业含金量低;这别然导致“低质低价”,单位时间的收入不可能高起来!“加班多”的意思是把本来是创意事业的景观设计变成了体力活,想要高收入必须靠加班!“收入低”是必然的,因为设计没有创造额外价值、新价值和超值价值。

  每个高校风景园林专业学生面对的就是这样的市场!难道高校就无能为力吗?一个新的问题是,今天高校风景园林专业培养的学生走进市场能够创造超价值吗?这个问题,留给同仁们自己讨论。

  个人的判断,风景园林专业是国家急需人才领域,这个机遇能够抓住,看看各位的老师和领导们的决断力了。在很多高校都在办国土空间规划专业的大背景下,风景园林的一般专业核心将被拿走。专业的边缘化已经几近事实!

  1.供大于求,盲目招生,这是根本原因。从业者内卷,高附加值的设计含量不被认可,市场只认可快速稳定的设计,劣币驱逐良币。

  2.专业模糊,没有统一指导标准,评价标准,一般来说树种下去就算可以了,验收看树能不能活,外行看起来有植物就可以了,设计不设计的无所谓。这导致园林并不能算是严格的专业,只能算是一个工作领域。

  3.专业学习内容脱离实际,课程安排不合理。一些基础技能比如软件,施工图不教,教一些锦上添花的东西,比如美学,山水文化之类,毕业之后发现学的用不上,用的没学过。课程设计还处于摸索阶段,大量学生不如说是试验品。

  4.是不合国情的舶来品学科。发达国家的景观设计市场和中国完全不同。比如社区设计是欧美重要研究方向,社区花园,公共绿地,互动设施等等,这下需求之所以存在,是因为社区在发达国家的居住环境中占了很大比例,而中国正处于把人全部赶进商品房的阶段,小区绿化取代了社区(或聚落)的生态位,而行业跟风对着中国极少存在的社区煞有介事的研究,显得很可笑。

  5.幸存者偏差。比较重视自己生活的人都跑了,慢慢筛选下来加班不要命的,闷头画不反思的。设计归根结底,是为人服务的,是让人愉快的生活的。如果工作压抑到非人的状态,那如何设计出让人愉快的作品呢?





Copyright © 2012-2023 火狐电竞·(中国)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

粤ICP备12052673号-2